第47章 一刀还三刀-《逆流80年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作为一个生意人,不管处于哪种环境,脑海里始终只会有一个念头。
    如何用最小的代价,博取最大的利益。
    这是所有商人的共同点。
    面对巴尔比亚这个老对手的性格,陈汉是了如指掌。
    所以在围绕巴尔比亚,设定这个计划之前。
    陈汉把自己代入巴尔比亚这个人物模板,从他思维角度出发,完成这一盘计划的设定。
    这就是陈汉的做事方法。
    不管是做什么事,陈汉会先根据掌握的信息。
    然后代入对方的思维角度,思考事件本身问题。
    虽然做不到全部猜对,但只要有三四成概率是契合的。
    那么计划的成功率,也将会随之提升。
    “我手里有一批18吋,带遥控的索尼彩色电视机,价值差不多在四十万左右。”
    “用这批电视机抵尾款,怎样?”
    陈汉面露沉思:“你打算每台以什么样的价格给我?”
    “600卢布,这是一个很公道的价格。”巴尔比亚笑着说。
    公道?
    按照现在美元和卢布,一比一的兑换率。
    88年这会,一美元大概相当于3.72人民币。
    换算下来,一台彩电价格在2232块钱。
    目前国内市场,索尼这种型号的彩电,价位大概在1900到2200左右。
    陈汉要是以2232块钱的价格,吃下这批彩电,绝对要砸在手里。
    “如果你想以这个价格抵货款,我只会选择现金交易。”
    巴尔比亚一听这话,皱眉苦笑:‘我的兄弟,这个价格已经是友情价了。’
    “友情价?”陈汉眯着眼睛。
    “目前国内市场,每台18吋带遥控的索尼彩电,只卖1500块钱。”
    “而我进货价却要600卢布一台,你觉得谁会买?”
    他狠,陈汉更狠。
    巴尔比亚皱眉:“怎可能只卖1500块钱啊?”
    “国内的经济不能跟你们俄国比...”陈汉语气淡然。
    “你们这边普遍工资每月40卢布的时候,我们那边最高薪资也就在七八十块钱。”
    “换做是你,舍得拿出两三年积蓄,买一台电视机吗?”
    “你们那里的经济可真够差。”巴尔比亚抱怨了句。
    “那你说,多少合适?”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    汇率和彩电价格,或许会有些偏差,但我已经尽可能的查阅很多资料,并且进行对比过了,所以还请各位老板海涵。谢谢。
    第(3/3)页